RPA | 零失误的对账能手!兴业数金对账机器人上线
近年来,流程机器人因其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在全球掀起企业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浪潮。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大型企业也纷纷进行试点,推进这项技术在企业自动化路线图中的广泛应用。
兴业数金作为国内主要的流程机器人技术实施商,也在迅速扩展RPA产品线。此前,兴业数金已上线报表机器人、信贷机器人、信用卡机器人、订单管理机器人。近期,兴业数金RPA机器人系列又添新成员——对账机器人。
产品概述:
兴业数金对账机器人旨在帮助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实现定期查账、明细账比对和余额调节表编制,减少财务人员每月对账的负担,提升对账效率,降低操作风险,还可释放人力于更有价值的工作。
业务场景
随着银行同业业务蓬勃发展,交易数据量不断攀升,银行账户和账单管理日益复杂,提高银行对账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成为金融机构亟待解决的痛点。
在现有的账单处理流程下,对账人员需下载多个不同银行账户的流水和金融机构自身财务核心系统流水文件,进行逐条比对,如有不符的账目则录入余额调节表,并查明差额原因。
由于银行账号数量众多,对账条目繁杂,逐条比对耗费财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且易出差错。部分金融机构或因人手不足,甚至无法实现明细账比对,只能核对余额,存在较高的资金风险,也使得审计和监管风险大大增加。
针对该通用对账场景,兴业数金集成 USB集中器、智能硬件等设备,为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自动对账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账单准确率,提高资金安全保障,满足监管和审计要求。
机器人功能
对账自动化流程
对账机器人核心功能包括流水文件自动下载、文件格式自动转换、账目流水自动比对等功能。
1.流水文件下载:登录网银及财务系统下载流水。
借助 USB集中器,无需多次插拔网银Ukey,机器人可自动登录各家网银,并下载指定日期的流水文件。
2.文件格式转化:按照统一模板转换流水文件
解决各家网银流水文件格式不同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完成账目比对。
3.账目比对:比对各项明细账并生成余额调节表
根据对账规则快速比对明细账,并在生成的余额调节表中注明差额可能原因,便于管账人员排查差额原因和处理。
机器人价值
在对账自动化流程中,对账人员仅需在首次使用时完成网银Ukey在 USB集中器的配置,启动机器人后,机器人会自动完成网银和财务核心系统流水下载、流水文件标准格式转换、明细账比对并生成余额调节表等工作。待机器人运行结束后,管账人员根据余额调节表确认差额原因即可。
在对账机器人的协助下,企业不仅大幅提升对账效率,节省对账人员及管账人员90%的工作量,且能有效避免人为失误导致的数据异常,100%保障账单数据准确性。
兴业数金基于对金融机构运营管理部对账流程的深刻洞察,创新性地整合RPA与 USB集中器,实现了金融机构账户流水下载和比对的自动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您的机构中,是否存在繁琐易出错的对账任务,或者存在涉及大量规则驱动的重复性工作任务的场景及流程?欢迎和我们的RPA团队进行交流,我们将与您分享兴业数金在RPA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思考。
梁一纲
RPA产品总监
电话:139 2954 9102
邮箱:liangyigang@cibfintech.com
李嘉怡
RPA产品经理
电话:131 6622 7668
邮箱:lijiayi@cibfintech.com
开放银行系列之监管篇:各国监管趋势解读
针对开放银行,兴业数金已推送过开放银行系列之概念篇与案例篇。今天,兴业数金发布《开放银行系列之监管篇:各国监管趋势解读》供大家参考。
此篇文章基于各国已有的实践,全面解读以英国、欧盟、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监管框架和条例,并对国内开放银行环境做出思考。
一、开放银行国际监管现状
在开放银行监管领域,目前英国和欧盟走在世界前列。英国方面主要由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简称CMA)主导开放银行服务计划,并由财政部牵头成立工作组(the Open Banking Working Group,简称OBWG)对外发布监管框架。欧盟则从最基础的支付业开始变革,基于已有的《支付服务指令》(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简称PSD)与《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简称GDPR)颁布新的支付服务指令(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 2,简称PSD2)。此后,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与香港等也相继加入开放银行监管阵营,纷纷效仿英国与欧盟制定监管框架并逐一落实。
本报告开放银行系列之监管篇,将基于各国已有的实践,全面解读以英国、欧盟、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为代表的监管框架和条例。
二、英国:CMA与OBWG共同寻路
(一)CMA指导行业级开放银行改革
1.具体措施
2016年8月,英国CMA发布零售银行市场调查报告,提出了开放银行服务数据等系列改革措施,成为英国大规模开放银行行动的改革肇始,并对全球各国开放银行监管指导产生重要参考影响。
CMA调查指出,和小型机构相比,占有绝大部分市场的大中型银行无需努力竞争就能留住客户,限制了市场创新和客户体验。
针对这一情况,CMA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其中开放银行为核心措施,要求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市场份额最大的9家银行(CMA9)建立并采用统一的开放银行服务数据和客户资格指标、银行服务质量指标与个人/企业账户交易数据。2016年9月,CMA9成立负责落地执行开放银行措施的组织——开放银行实施实体(Open Banking Implementation Entity,简称OBIE),并成立由数字银行、金融科技企业、支付机构、PSD2实施相关人员组成的顾问小组。
2017年3月,CMA9如期发布银行服务数据API;2018年1月,如期发布个人/企业账户交易数据API。为了鼓励更多的银行和第三方采用CMA9开放银行标准,OBIE在2017年11月宣布将PSD2涵盖的所有账户类型纳入项目范围,全面加速PSD2合规。
2.相关影响
CMA开放银行措施兼具广度和力度,以促进竞争、改善客户权益为目标,体现了开放银行的价值主张。对于比价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其它第三方金融科技企业而言,可通过标准接口获取银行服务数据和客户账户数据,从而加速金融创新。对于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而言,搜寻、选择、切换银行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客户体验将有显著提升。
(二)OBWG发布《开放银行标准框架》
1.背景与目标
2014年9月,应英国财政部与内阁的要求,Open Data Institute和监管政策咨询机构Fingleton Associates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数据分享和银行的开放数据》的报告(又名“Fingleton Report”)。报告认为,进一步的数据开放将促进英国银行业的竞争,建议制定银行数据分享标准,以便为第三方提供标准、统一的API。
基于上述报告的结论,2015年英国财政部承诺将出台针对英国银行业API的公开标准。在财政部的牵头下,OBWG于同年8月成立,旨在研究并制定详尽的开放银行框架与标准。为平衡各方利益,OBWG的成员由银行、开放数据、消费者与商业团体等各行各业的专家组成。
次年3月,OBWG正式对外发布了《开放银行标准框架》(“The Open Banking Standard”),这也是OBWG首个工作成果。《开放银行标准框架》在结合英国银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PSD2和GDPR的要求,就开放API的设计、交付、管理等各方面提出了几点核心建议。
2.标准阐述
《开放银行标准框架》由三大标准以及一个治理模式组成(请参考图1)。三大标准具体是指数据标准、API标准与安全标准,底层的治理模式则是维系开放银行标准有效运行的基石。
(1)数据标准
开放银行中的数据标准,主要是数据描述、记录的规则,包括对数据展现、格式、定义、结构的共识。OBWG将数据分为五类(见图2)。第三方企业对银行数据的权限有两种:一种是读取权限,即第三方可以读取银行提供的数据和文件,但不能对其进行修改。另一种是与之相反的写入权限,即第三方有权对银行提供的数据和文件进行修改、执行等操作。这两类权限均需通过开放API向第三方机构开放。
(2)API标准
API标准是关于开放API设计、开发和维护的准则,主要涉及架构风格、资源格式、版本控制等各个方面。OBWG将API标准纳入框架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开发者从不同提供者处获取数据的体验。
首先,建议以REST为架构,HTTP为传输协议。诚然,SOAP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成熟的RPC协议已经被广泛采纳。然而,许多开发者在使用SOAP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易使用、略显笨重的缺点。相较于SOAP,REST显得更为轻便且容易操作,因此更适宜用于开放银行。值得注意的是,OBWG建议英国开放银行API至少要达到理查德森成熟度模型(Richardson Maturity Model)第二级这一水准。
其次,建议以JSON为资源格式。在REST架构风格下,存在很多数据格式,包括JSON和XML等。JSON(全称为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是一种基于JavaScript语言的轻量级数据交换格式,具有易于被计算机解析且易于被人类读写的优势。相较于其他资源格式,OBWG更倾向于采纳JSON作为统一标准。
此外,开放银行API还应满足版本控制的要求。根据OBWG的观点,诸如语义化版本等变更控制,需要被有效管理起来,以确保开放银行API的统一化与标准化。
最后,OBWG认为,应建立一个API标准分层管理机制,在一个稳定的核心标准之上,通过加强API的可拓展性(extensibility)[1]来鼓励创新(见图3)。处于底层的是核心API标准,即常见业务领域内的API标准,包括一些共享资源,例如身份、核心账户信息、核心产品信息等。核心的更改会对每一个API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需要被谨慎管理,尽量降低变更的频率(通常每半年一次较为适合)。在此基础上,可在顶层进行API可拓展性延伸,从而满足快速创新迭代的产品需求。
(3)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指API规范的安全性,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OBWG在用户同意、身份认证、欺诈监控、用户授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见图4)。
(4)治理模式
为确保开放银行标准的落实和推进,OBWG呼吁采用一个有效的治理模式来统筹全局,具体包含五条措施(见图5)。
3.实施计划
除了三大标准和一个治理模式,OBWG在《开放银行标准框架》中还详细列出了一份未来三年的实施计划(见图6)。
三、欧盟:PSD2引领全球开放银行监管
(一)背景与目标
2015年11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发布新的支付服务指令(Payment Service Directive 2)。PSD2自2016年1月12日起正式生效,根据其要求,欧洲经济区内各国(包括28个欧盟成员国以及3个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必须在2018年1月13日前将PSD2转化为相关法律。PSD2是欧盟国家的开放银行立法基础,也引领了全球范围的开放银行监管趋势。
PSD2在2009年底开始实施的欧洲经济区支付市场法律框架PSD的基础上修正而成。随着移动和网络支付渠道的涌现,PSD已经无法覆盖许多新的支付产品和服务。因此,对PSD的修正聚焦于纳入一系列支付创新,从而达到促进市场竞争,强化消费者权利和保护,以及推动统一欧盟市场形成的关键目标。
(二)核心变化
PSD2相对于PSD的核心变化是纳入了支付发起服务商(Payment Initiation Service Provider—PISP)和账户信息服务商(Account Information Service Provider—AISP,见图7)两类新兴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通称为第三方),并制定了支付账户开放规则(Access to Payment Account—XS2A),推动了开放银行的核心监管要求。无论是科技巨头,新兴数字银行,抑或金融科技初创公司,都可能成为PSD2定义下的TPP。XS2A规定,以银行为代表的支付机构要向第三方开放用户的账户、交易数据。开放以用户同意为前提,无须第三方与银行之间签订协议,对银行的身份验证和数据交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三)对银行的影响
PSD2对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客户能够在第三方应用上完成包括账户查询、请求交易在内的银行服务需求,并且享受更具个性化和及时的增值服务,银行面临着客户关系被削弱甚至取代的风险。然而,传统银行仍然深得客户的信赖,尤其当涉及个人金融数据。银行可以利用PSD2,创新甚至改革商业模式,将监管压力转化为制胜手(见图8)。
同时作为客户的AISP和PISP,利用客户数据产生分析和洞察,考虑和第三方共享分析结果,共同服务客户。受到来自监管要求和同行竞争的双重压力,开放是银行唯一的战略优先选择。
PSD2的开放银行理念掀起了全球开放银行监管趋势。在银行、金融科技企业的倡议声中,全球各地政府监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指导和政策规范。
四、澳大利亚:建立开放银行管理制度
(一)背景与目标
2017年12月,金杜律师事务所(King & Wood Mallesons,简称KWM)发布《开放银行调查建议》(“Review into Open Banking”),响应澳大利亚政府制定开放银行政策的要求。2018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同意调查建议中的观点,代表开放银行监管基础正式形成。调查建议充分借鉴了英国CMA开放银行行动,对开放银行在澳大利亚的监管框架、推行范围、数据分享机制、实施计划等作出了全面建议。
(二)监管框架
开放银行监管框架从上至下包括CDR立法、适用领域评估、规则设定、标准统一四个步骤(见图9)。
第一步,推动“消费者数据权利”[2](Consumer Data Right,简称CDR)立法。建议基于《竞争与消费者法令(2010)》与《隐私法案》来创建并完善CDR,从而为澳大利亚开放银行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第二步,KWM提议在监管框架下制定一个针对CDR应用领域的评估流程。该流程侧重于分析CDR在某领域的政策、监管、隐私等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政府宣布CDR的第一个应用领域为开放银行,并委派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ustralian Competition and Consumer Commission,简称ACCC)来承担评估职责。
第三步,ACCC需与澳大利亚信息专员办公室(Office of the Australian Information Commissioner,简称OAIC)以及其他监管机构协作,一起商议并决定开放银行与消费者数据权益的具体规则,范围涵盖数据隐私、消费者权益等。
第四步,汇集数据共享、用户体验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组建一个数据标准机构(Data Standards Body),负责与开放银行监管部门一同制定涵盖数据、传输与安全范围的统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所指定的标准应具备一定灵活性以便利于创新。
(三)推行范围
在推行范围方面,KWM中先梳理了几种客户数据类型,并明确了开放银行所覆盖的数据范围:
第一类是客户提供的数据,指由客户直接向银行提供的各类数据,如客户的个人地址、联系方式、办理开户或贷款提供的财务状况、付款所需信息(收款人名单)等。根据客户指示,数据持有者有义务共享客户(或以前的客户)提供给他们的所有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该义务仅适用于数据持有者以数字形式保存该信息的情况,并且不应用于身份验证评估。
第二类是交易数据,指由客户和银行交易产生的数据,如存取款、转账记录、账户余额、利息以及其他由客户产生的费用等。
第三类是增值客户数据,指由数据持有人为深入了解客户而产生的数据,如收入/资产核实、客户身份验证、信用分以及将客户多个账户数据聚合并将其清洗、编排从而方便统计而产生的各类数据。KWM认为,该类型中用以支持身份验证检查的数据以及任何会增加客户身份盗窃风险的数据都不属于开放银行覆盖范围。
第四类是聚合数据集,指由银行将多类客户的数据集合在一起用于统计跨客户组的总数、平均值等数据,如基于收入区间、邮编区域等标准统计平均账户余额。KWM认为,这类数据也不属于开放银行涵盖范围。
此外,KWM对数据共享适用的机构与客户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KWM指出,所有授权存款机构(Authorised Deposit-taking Institutions)都应逐步开展客户数据共享一事。开放银行中的非授权存款机构也应共享客户数据以及其他获取的客户相关数据。并且,数据共享适用于所有在澳大利亚拥有相关账户的个人和企业客户。
(四)数据传输标准
数据传输标准方面,KWM提出了以下几个想法:
一是建议以API为共享手段。过去银行业通常使用屏幕抓取(screenscraping)或者手动转换(manual transfer)的方式来共享客户数据,存在成本贵、风险高、耗时长等缺点。KWM呼吁,使用API技术来建立一个有效的用户数据传输机制,并由澳大利亚数据标准制定机构(The Australian Data Standard Setting Body)参照英国开放银行框架设计一套符合澳大利亚银行业情况的数据标准,逐步淘汰屏幕抓取和手动转换方式。
二是确保数据的可扩展性(extensibility)。该属性主要是为将来银行数据延伸至其他行业的应用做好准备,例如: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共享用户的能源使用数据从而帮助用户管理电费账单等。起初的数据权限可能仅限于读取,但不排除未来为第三方提供写入权限的可能。
三是实现传输机制的透明化与全面化。银行和第三方机构作为开放银行数据共享的参与主体,要谨慎保留数据传输记录,以便监管机构的随时监督与调查。客户应享有查看数据授权过程的权利,并且相关机构需对所有授权设置有效期。除银行和第三方以外,中间件提供商等中介机构也应持有数据访问的权限。此外,KWM还考虑到了那些不使用网上银行服务的客户,允许客户通过网点柜台等渠道对数据共享进行面对面授权。
(五)实施计划
具体执行计划分为发布调查意见、政府对调查意见的反馈、立法通过/规则发布、标准公布、银行公开技术沙盒、开放银行生效六个阶段。自政府公布开放银行的最终决定开始至正式生效日,有12个月的时间用于执行此项决定。但ACCC有权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正式生效日。
四大主要银行要在2019年7月前实现信用卡和借记卡、储蓄和交易账户数据的开放,在2020年2月前实现按揭贷款数据的开放,所有其它的银行在不超过12个月的延时期内完成上述目标。
(一)背景和目标
2017年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the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简称HKMA)宣布了七项行动,帮助香港迎接银行和科技融合的“Smart Banking”时代,Open API行动是其中之一。
2018年1月,HKMA发布《香港银行业Open API框架咨询文件》(“Consultation Paper on Open API Framework for the Hong Kong Banking Sector”),旨在推动银行通用API的广泛使用,促进银行和科技公司的创新融合,提升银行业竞争力。
(二)Open API的分类与部署时间
HKMA将Open API分为四个类型,设定了每个类型的高阶API功能(参考图10):第一类产品和服务信息API,提供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细节;第二类产品和服务订阅与申请API,用于存贷产品的网上申请;第三类账户信息API,用于认证客户的账户信息提供与修改;第四类交易API,由验证客户发起交易、支付、转账。
HKMA要求银行提供核心银行板块的所有功能。对于投资、保险相关功能,银行可以选择性提供。安全和验证要求越高,API的开发难度和风险越大。因此HKMA也规定了一个循序实施计划:要求银行在框架发布后的6个月内提供第一类API,12-15月内提供第二类API,账户信息和交易类API的实施时间将在一年内和行业共同敲定。
(三)架构、安全与数据标准
从日本、新加坡与英国发布的Open API标准条例来看,目前这三个国家在架构与安全标准方面达成了共识。HKMA认为,这些共识已具备一定的行业前瞻性,香港方面直接借鉴即可,无需自行探索。至于数据标准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唯一值得香港开放银行参考的数据标准是Singapore Playbook中提出的Open Financial eXchange条例,但据了解,该条例并没有被广泛应用。因此,HKMA对数据标准领域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各界人士针对该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四)第三方认证模式
第三方认证模式是针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尽职调查、消费者保护、数据保护、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活动。就目前来看,有三种认证模式可供参考:
一是双边模式,即根据与第三方的合作性质,由银行自己对任何涉及治理、控制和安全问题的双边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
二是中央模式,由各个银行一同参与制定针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风险标准和尽职调查条例,并成立一个中央机构专门负责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统一的认证。
三是基于一定共识的双边模式,先由各个银行制定一组基准的风险标准与尽职调查条例,但后期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适当调整。
HKMA建议初期采纳相对灵活的双边模式,待开放银行业务逐渐成熟后,可考虑建立中央机构统一管辖。如若能够得到银行业的支持,HKMA也可以考虑第三种模式,与各个银行一同制定基准条例。
(五)促进措施
在促进API使用和推广方面,HKMA也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
第一,在香港科技园数据工作室网页内创建一个中央资料库(也可被称为仪表盘),用于陈列所有香港境内银行的Open API,从而确保所有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可以便捷、灵活地引用银行数据。
第二,建议银行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每个Open API的功能、架构、安全性等细项说明。
第三,银行应提供示例代码和沙盒,以协助第三方使用Open API。
第四,HKMA计划以研讨会、竞赛等形式召集与Open API相关的银行、厂商以及专业人士对Open API进行详细的探究。
(六)维护模式
为了便于对香港Open API的架构、安全和数据标准进行持续的维护、跟进与监督,HKMA主张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该机构还可承担开放银行API“协调者”的角色,以维护跨行业、跨API之间的统一性与兼容性。随着该机构的逐步拓展,未来还可以从香港各大银行选取一些在Open API领域有深刻见解的人才,在香港银行工会下成立一个工作组,对香港开放银行业务进行更为深入的研讨。
(七)实施计划
不同于英国、澳大利亚的开放银行监管,香港的Open API框架较为宏观,侧重开放银行的功能应用,允许个体银行自行把控实施计划和实施标准(架构、安全、数据)。然而,银行被要求向HKMA提供Open API实施路线图,并阐述其路线图如何满足框架涵盖的API功能。HKMA将总结和公布所有银行的实施路线图,让包括第三方在内的行业机构提前规划开放银行相关服务,同时降低银行和第三方的沟通成本。
HKMA鼓励银行参照行业领先案例和国际监管要求设立Open API实施标准,并将持续帮助银行以安全、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实施API功能。取决于行业需求,HKMA或将承担Open API应用和标准的统一工作,进一步追求开放银行的互通性。
六、新加坡:发布金融业API Playbook
(一)背景与目标
2018年,新加坡被咨询机构IDC评为亚太地区开放银行环境最成熟的国家。不同于欧洲、澳大利亚和香港,新加坡没有任何监管政策和条例要求行业实施开放银行API,政府的作用是引导式的,倾向于开放银行“有机发展”。然而,无论是在开放银行的功能应用还是标准指导上,新加坡的行业和政府都拿出了非常务实的答案。
2016年1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联合新加坡银行协会发布API指导手册(“Finance-as-a-Service: API Playbook”,简称Playbook),提供了API的选择、设计、使用环节最佳指导,以及相应的数据和安全标准建议。
(二)API分类与执行指南
Playbook在这部分内容中不仅对API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还围绕API经济中的参与方——API提供者、API消费者、金融科技公司、开发者社区提供角色指导与执行指南。
API分类方面,Playbook基于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机构的5600多条既有流程,根据重要性筛选了411个API(对应700多个业务流程),跨越产品、市场、销售、服务、支付、监管价值链,并对每一个API提供了详细的功能说明。
Playbook对每一类API参与者的定义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操作指南也做了详尽的说明。
第一类是API提供者,即通过API将数据共享出去的组织(见图11)。
第二类是API消费者,即使用API来访问或发送数据的组织或个人(见图12)。
第三类是作为行业创新先锋的金融科技公司(见图13)。
第四类是开发者社区,该类参与者从API提供者和金融科技公司处获取与它们商业需求相符的API创建要求(见图14)。
(三)标准阐述
Playbook涵盖的标准包括三种:数据标准、API标准、安全标准。
数据标准对通过API传输的数据(消息)语义、语法等进行了统一,为整个开放银行行业提供一种通用的交流语言。数据标准支持数据元素的一致性,提高可信赖度同时也降低了成本。Playbook认为,应基于交换数据的类型、涉及的行业、区域差异这三种不同的条件确定最终要采纳的数据标准。
API标准针对API架构、开发与部署、授权、版本等方面做了统一规范,以便于在整个行业内形成统一的API设计语言,为开发人员提供快捷、简易的使用体验。
安全标准主要被用于保护通过API传输的信息,从而确保客户数据的隐私,涵盖身份认证、授权、加密三块内容。Playbook在这部分论述了OAuth 2.0、OpenID Connect、TLS v1.2等标准的使用方式。
(四)治理模式
与西方国家的探索路径类似,Playbook也提议建立一个具备新加坡金融市场特色的治理模式,旨在确保API使用的一致性、有效性、安全性。具体而言,Playbook设计的治理模式由上至下分为四部分:API治理框架、API治理参考架构、API生命周期治理、API风险治理(见图15)。
七、中国:开放银行准备环境日渐成熟
(一)处于探索阶段的传统银行
在国内,由移动支付和社交衍生的数字生态多样且成熟,其对金融服务的渗透,重构了金融业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生产关系。某种程度上,这些互联网平台是开放银行的早期探索者。在互联网生态中,Open API已经得到普遍应用。
在领先行业的启示下,传统银行正在尝试合作共赢的转变。国内银行和科技公司的合作渐成趋势,开始利用科技公司在渠道、服务上的优势以及技术能力拓展数字业务。然而战略/商业合作只是开放的一种模式,银行正在进一步定义开放的含义和实现方式,开放银行探索已然开始,例如:依托于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兴业银行在2018年上半年通过Open API引入了16.75万个场景端客户,各类创新产品实现交易5570万笔;2018年7月,浦发银行正式推出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截至目前已与中国银联、京东金融等46家企业建立合作,为超过500万B端和C端用户提供服务;2018年8月,建设银行推出开放银行管理平台一期,已投放四类产品,并规划陆续开放8类10种SDK产品。
综合判断,在丰富的金融科技生态、广泛的API应用和银行业自身的积极探索下,国内的开放银行准备环境日臻成熟。
(二)开放银行监管在路上
目前,国内监管机构已经对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等传统金融服务机构,蚂蚁金服、苏宁集团等互联网企业,以金融控股集团的形式展开监管试点。从机构监管到注重数字金融生态的监管试点,虽然国内监管尚未出台开放银行指导或政策框架,但全球镜鉴不远,在亚太地区,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香港是少数几个监管层面已经给出开放银行指导或政策框架的国家;印度、韩国和台湾的监管机构则表达了对开放银行的支持态度。
随着开放银行行业准备日渐成熟,可以预见国内的监管指引和政策正在逐步到位,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将一同迎接金融数据共享的浪潮。
参考资料及注释
1.ABS-MAS: Finance-as-a-Service: API Playbook
2.Accenture: Seizing the Opportunities Unlocked by the EU’s Revised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
3.Australian Government: REVIEW INTO OPEN BANKING: giving customers choice, convenience and confidence
4.Competition & Markets Authority: Retail banking market investigation Final report
5.Competition & Markets Authority: The Retail banking market investigation Order 2017
6.Deutsche Bank: Payments Services Directive 2 White Paper
7.Directive (EU) 2015/2366 (PSD2)
8.FAO CMA: Proposed amendments to the Agreed Arrangements
9.Forrester: Four Ways APIs Are Changing Banking
10.Gartner: Account Aggregation: Limited Demand in Banking; Growing Need in Wealth Management
11.Gartner: Make PSD2 pay the change
12.Gartner: Six steps to PSD2 - Digital banking reimagined in Europe and beyond
13.HKMA: Open API Framework for the Hong Kong Banking Sector
14.IDC: IDC Perspective: Readiness of Asia/Pacific Markets for Open Banking
15.Microsoft: PSD2 and Open Banking, Using regulation to kick-sta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banking
16.OBWG: “The Open Banking Standard”
17.Open Data Institute: Introducing the Open Banking Standard
18.Payments UK: The Second Payments Services Directive, A briefing from Payments UK
19.PwC: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PSD2 for Europe’s banks
20.Roland Berger: Payments Services Directive 2 - A strategic 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
21.Transatlantic Technology Law Forum Working Papers No. 29: A New Banking Paradigm: The 22.State of Open Banking in Europe,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1] 可拓展性(extensibility)指的是一个系统对不同用途的适应能力。
[2] 开放银行政策是政府推出的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数据权利”(Consumer Data Right)在银行业的实施成果。“消费者数据权利”旨在让个人和中小企业摄取和分享其在银行、能源和电信行业的交易和产品使用数据。早在2016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众议员经济常委会就在对澳大利亚四大银行的调研报告中倡议,提高客户对自身银行数据和银行服务数据的掌握。
兴业数金与众邦银行共建供应链金融创新实验室
中国上海,9月21日—兴业数金与众邦银行今日在上海宣布共建供应链金融创新实验室。旨在通过兴业数金在开放银行和创新孵化领域的积累,为众邦银行愈加丰富的产业生态链创造新价值。
利用众邦银行在金融资质和业务场景方面的优势,兴业数金旗下开放银行平台、数金云业务将参与到本次合作中,合作内容涵盖电票投融资平台、数字账户体系、智能风控,以及基于更多供应链场景的业务创新。
金融科技重塑了传统银行的生产关系和商业模式,并驱动着商业银行走向开放。兴业数金和众邦银行在开放战略上拥有强烈共识,自2015年底成立开始,兴业数金就在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金融科技生态,过去两年中,基于不断丰富的金融行业云平台,兴业数金推出了连接商业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孵化了包括电子票据流转、移动支付、物流云平台等创新产品。
作为一家专注服务个人小微的互联网交易银行,众邦银行资产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和支付金融领域,创造了诸多商业银行与产业生态、科技金融公司合作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众邦银行拥有专业的金融业务能力和丰富的供应链场景,这与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战略高度契合,我们希望通过共建实验室,实现经验互换、产品联合开发,为产业链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值。”兴业数金总裁陈翀表示。
众邦银行监事长刘飚表示,“平台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交易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与平台公司合作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转型趋势之一,扩大与科技金融公司的合作,通过全面合作实现借力并赋能,是众邦银行的重要战略,也是推动众邦银行和兴业数金走到一起的原因。”
根据协议,创新实验室下设创新管理委员会和创新孵化器两个常设组织,由众邦银行和兴业数金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组成。创新管理委员会承担合作项目的启动、推进、交付等决策评审职能,而创新孵化器则对合作主题、筛选和孵化合作项目负责。
创新实验室将以“速赢合作模式”和“共同孵化模式”进行实际落地。速赢模式下,兴业数金将成熟创新成果结合众邦银行业务布局快速落地,内容涵盖供应链、智能投顾、精准营销、智能风控等领域。合作孵化模式下,根据众邦银行特定业务主题和场景,双方将共同投入业务和科技资源,将主要在将云计算、RPA智能流程机器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应用到供应链场景开展业务创新孵化。
双方在现场同时完成“众邦开放平台—票据创新合作”签约。作为创新实验室首个专题合作项目,将以解决方案落地的形式,应用在众邦银行的业务场景中。
RPA | 玩转订单管理!兴业数金新款流程机器人上线
如同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和信息时代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力,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现有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中,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市场已经相当成熟,成为企业转型与进步的又一推动力量。引入流程机器人来替代高频、重复、耗时长的人工操作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作为国内主要的流程机器人技术实施商,兴业数金一直在不断优化各类产品,为集团内外客户提供最佳的流程自动化服务。在推出了信贷机器人、客服机器人、报表机器人后,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推出订单管理机器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订单管理服务,提高订单流转效率。
为什么需要订单管理机器人?
首批订单管理机器人运用于兴业数金执剑人票据见证代管系统日常运营。执剑人票据见证代管系统是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产品,旨在为中小微企业、供应链实体企业、地区产业企业提供互联网综合票据服务。资金代管服务要求资金流、票据流、信息流与电子合同信息流四流一致,方能完成票据资金的流转。大多数情况下,系统能够识别不符合条件的订单并直接取消,但在部分情况下,尤其是受到外界人为因素影响时,这些交易需要人工审核判断与取消。随着平台票据交易量的迅速增长,人工审核的工作量增加,执剑人系统需要更加自动化的流程。兴业数金RPA小队为执剑人系统量身定做了一款可以自动检核并取消订单的订单管理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执剑人的运营效率,为票据交易平台提供更及时的运营服务,也为执剑人业务量的增长提供基础保障。
自动检核并取消订单的流程机器人操作流程
订单管理机器人VS人工操作
备注:人工审核一笔订单耗时约2分钟
RPA“进驻”运营团队,每月将代替运营人员检核近万笔来自不同交易平台的订单,随着处理交易量不断提升,自动化流程带来的人力释放空间也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流程机器人高效率与准确率的运作特点协助平台快速响应交易请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运营质量。不同于人工处理,流程机器人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于非工作时段的交易订单亦能够保障处理时效。
订单管理机器人适用场景
订单管理机器人不仅适用于兴业数金执剑人产品,同时也适用于所有订单管理系统,如票据平台、网上商城、快递物流等订单系统。只要是订单流程需要人工定期监控处理,或有较高时效性要求,都可以考虑把大量重复的、处理逻辑清晰的工作交给流程机器人完成。对于物流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中后台业务处理机构来说,订单管理机器人可以节约人工在电脑屏幕前的等待时间,使得企业员工更专注于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从而提高订单流转效率。
在你的机构中,是否也存在涉及大量规则驱动的重复性工作任务的场景及流程?欢迎与兴业数金RPA团队进行交流,RPA团队将与你分享兴业数金在RPA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思考。
梁一纲
RPA产品总监
电话:139 2954 9102
邮箱:liangyigang@cibfintech.com
陈秀益
RPA产品经理
电话:189 1809 7999
邮箱:chenxiuyi@cibfintech.com
兴业数金牵手马上银,发力白银产业供应链金融
2018年9月6日,兴业数金与正威国际集团成员湖南马上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银”)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兴业数金总裁助理陈旭群、马上银CEO邓建军作为双方公司代表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兴业数金创新事业群首席产品官毛强华、首席市场官苏勤峰,马上银金融副总裁李志勇等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现有金融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在产品创新、客户共享、市场推广、专业培训和业务引流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在产业供应链金融领域共同发力,携手实现“助力普惠金融,树立行业新风”的发展目标。
签约仪式上,兴业数金总裁助理陈旭群表示,“马上银在白银产业链,B2B电商行业都是屈指可数的龙头企业,且马上银高层在白银产业链电商服务方面的布局更显长远和宏大。通过本次合作,兴业数金聚票盈产品将深入实体业务场景,融合更丰富的产业链。”
马上银公司是正威集团控股的一家专注于白银全产业链服务的产业互联网公司,上游可以对接矿产银以及再生银冶炼企业,下游可以对接工业用银以及消费用银企业,深耕白银产业,形成白银全产业链。
马上银CEO邓建军现场表示,“同数金聚票盈产品的合作只是一个起步,马上银希望与数金其他创新产品有深入合作,共探讨,同发展。”
兴业数金执剑人-聚票盈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B2B商业汇票资产信息管理及服务的综合平台,为持票企业就票据管理、票据流转等行为或事项提供信息管理云服务、数据处理等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帮助对接各类资金方,打造互联网票据解决方案,为马上银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金融科技时代电票流转新模式。
兴业数金创新事业群首席产品官毛强华在仪式中进一步介绍,兴业数金于2016年正式进入电子票据领域,推出创新产品执剑人电子票据见证平台。其中,执剑人-聚票盈能够为平台内企业提供票据流转入口,实现安全、快捷、高效、合规的线上票据金融(融资、支付)服务。
作为兴业银行集团布局金融科技的先行军,兴业数金致力于构建云端共赢生态,打造金融创新引擎。目前,兴业数金已经针对票据、支付、物流等行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未来也将逐步扩大业务范围,与领先合作伙伴展开广泛合作,为合作伙伴转型升级提供驱动力。
机器人说 | 这是资产配置神器的第9份业绩报告
产品简介:兴业数金资产配置机器人(Asset Allocation Robot,以下简称“AAR”)以国内公募基金为标的,由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算法模型驱动生成基金投资组合,结合投资者行为标签进行用户画像,自动推送给投资者适配组合,包括大类资产类型及子类资产基金的配比,并自动跟踪市场变化,对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进行动态再平衡。
最新配置结果:基于截至8月底的基础资产市场信息,AAR给出的分类配置结果如下:对经用户画像后识别出的低风险投资者来说,其大类资产配置以货币类基金为主,适当配置权益型基金(17.65%),货币基金居于绝对主导(占比82.35%);对于识别出的中风险投资者来说,AAR降低对货币基金的投资(占比67.47%),增加对权益类基金的投资(32.53%);而对于高风险的投资者,AAR依然以权益类基金投资为主(占比70.59%)。
最新配置业绩:最近一个月,AAR对识别为低、中、高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的组合分别获得-0.22%、2.78%、1.62%的累计收益率,同期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累计收益率分别为-5.21%、-5.25%和-7.21%;AAR三类投资组合的最大回撤分别为0.92%、1.77%、1.14%,而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最大回撤分别为8.19%、7.21%、7.43%;AAR三类投资组合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3.22%、9.77%、6.27%,而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指数年化波动率分别为24.10%、20.50%、23.61%,AAR波动和回撤更小。
一、AAR的大类资产配置结果
图 1:大类资产市场表现(截至2018年8月)
大类资产在2018年8月走势各不相同,受贸易战升级的影响,A股大幅下挫,最终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全线暴跌,而大宗商品、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纷纷微涨,AAR及时捕捉各类资产市场行情变化,对金融市场进行智能化认知、识别,自动调整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比例。以下从大类资产的层面来看,AAR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持仓进行差异化动态调整的情况如下:
1、低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历史仓位变化
图 2:低风险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大类资产仓位变化
对于识别为低风险层级的投资者,主要配置收益较稳定的资产类型。随着货币市场走势的稳定,AAR最终配置比例为货币基金比重为82.35%,而权益型基金配置比重17.65%。
2、中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历史仓位变化
图 3:中风险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大类资产仓位变化
对于识别为中风险层级的投资者,AAR平衡不同风险类型资产的配比,在货币市场企稳微涨、股市大幅震荡的背景下,增加货币基金配比至67.47%,同时降低权益型基金配置比重至32.53%。
3、高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历史仓位变化
图 4:高风险投资者推送组合的大类资产仓位变化
对于识别为高风险层级的投资者,AAR自动配置更多高风险的基金,考虑到近期股票市场存在较大风险,最终AAR配置权益基金的比重控制在70.59%,增加货币型基金的配比至29.41%。
二、AAR各类投资者推送组合的业绩表现
AAR能对不同类型投资者进行识别,将用户智能分为10个风险层级,在预期收益和流动性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对各风险层级的用户进行不同的组合配置,也会有差异化的表现。
从2018年8月份当月表现来看,兴业数金AAR对识别为低、中、高风险层级不同投资者推送的组合分别取得了-0.22%、2.78%、1.62%的累计收益,而同期沪深300、上证综指和中证500累计收益为-5.21%、-5.25%和-7.21%;从最近一年来看,数金AAR累计收益分别为2.74%、9.74%、9.64%,基准累计收益为-7.62%、-10.28%、-12.91%,组合长期表现跑赢基准指数,而且与各类基准指数相比,AAR配置组合的波动率大幅减低,体现了很好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具体业绩披露如下:
1、各风险层级投资者组合8月业绩披露
表1:各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8月业绩披露表
2、不同类型投资者推送组合的表现及业绩归因
2.1低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表现及业绩归因
图 5:低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一年表现
图 6:低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1月业绩归因
2.2中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表现及业绩归因
图 7:中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一年表现
图 8:中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1月业绩归因
2.3高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的表现及业绩归因
图 9:高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一年表现
图 10:高风险层级投资者推送组合近1月业绩归因
3、各风险层级组合近一年表现汇总
图 11:各风险等级组合与基准累计收益率对比(近1年)
图 12:各风险等级组合与基准最大回撤对比(近1年)
兴业数金AI产品案例被写入Gartner人工智能研究报告
近日,国际权威的信息化咨询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中国企业AI项目实践经验》(“Lessons Learned From Chinese Companies’ AI Projects”)。该报告分析了当前中国电商、航空、金融、农业、工业制造等行业中典型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创新与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普适性的经验及建议。
兴业数金基于兴业银行小微企业线上信贷融资业务场景,依托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方法、技术,打造出小微企业线上信用评估与定价产品,助力兴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务,这一探索实践成为唯一的金融行业应用案例被Gartner列入其研究报告中。
表:典型企业及其AI应用案例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能获得的信贷资源都相对短缺,一方面由于目前小微信贷的申请和审批处理大都由人工进行,而银行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去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信贷相关数据比较有限,通常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评估与处理企业的信贷申请。
在此背景下,兴业数金算法金融实验室(下文简称“实验室”)研发了小微企业信贷评估及定价产品,应用于兴业银行的线上企业信贷系统,使兴业银行总分行的相关部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小微企业的线上自动化贷款。实验室的算法研发工程师们基于对小微企业内外部数据的科学分析、工程化处理,依托AI相关算法,构建了白名单筛选、客户审批、额度定价等模型,实现线上贷款业务在前、中、后各环节的风险审核与管控。
在线上贷款业务开展的初期,系统会通过白名单筛选模型鉴别、筛选出资质较好的小微企业客户,并对这些客户进行信贷营销;当小微企业客户在线上申请贷款时,客户审批模型会对客户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信用资质;同时,额度定价模型综合企业的信用评分以及挖掘探索出的相关业务规则来决定发放给企业的贷款额度以及贷款利率;贷款发放后,系统会持续监测借款企业的信贷状况,并对潜在的违约进行预警提醒,实现整个信贷业务线上全流程自动化。
图:兴业数金小微企业信贷解决方案技术架构
Gartner在报告中指出,中国AI应用的先试先行者对相关技术保持浓厚的兴趣及较高的关注度,坚信越早、越快地研发出基于AI技术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形成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Gartner预测,2022年之前,中国40%以上的B2C及B2B2C应用都将采用AI相关技术,60%以上的大型企业都将进行AI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建设,AI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迅速增长。由此可见,AI的能力已远远超出支持、支撑其他产品或服务的范畴,它本身就已经上升为某种服务模式,某种具体业务,而其自身就形成了一套自我驱动,自我运作的完善体系,并且在这一体系运行过程中,它还可以继续衍生出新的服务场景与服务能力。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围绕场景数据的产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AI算法驱动型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已成为企业在AI领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推出差异化服务的关键所在。为此,实施AI战略的企业在数据工程化处理、基于场景算法抽象及刻画建模等方面理所当然要给予更为灵活的创新机制,配备足够的资源支撑其探索和发展。
兴业数金自成立以来,一直持续进行着智能化金融产品的探索与创新。数金算法金融实验室在将AI相关算法与金融业务场景、数据交互贯通、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已经打造形成了涵盖不同业务领域的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未来,我们将不断拓展产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为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提供更有连结性、更有普惠性、更为便捷的金融服务。
开放银行系列之案例篇:欧美国家的探索实践
先前,兴业数金推送过《开放银行系列之概念篇:何为开放银行?》一文,详细介绍了开放银行的定义、关键技术、建设模式及挑战与机遇,收获不少的好评。今天,《开放银行系列之案例篇:欧美国家的探索实践》也发布了。
此篇文章从欧美国家开放银行发展现状入手,基于欧美国家已有的实践经验,全面剖析BBVA和花旗银行两家传统银行的自有平台建设之路,并详细论述以Yodlee、SolarisBank为代表的Fintech公司如何构建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
一、欧美国家开放银行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开放银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采纳,其中欧洲、美国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这场巨大的技术变革中,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传统银行与Fintech公司及时觉察到了金融数据共享的机遇,以未雨绸缪的态度,积极拥抱开放银行浪潮,践行数字化之路。
以BBVA、花旗、Capital One、Barclays等为首的大型银行通过构建自有平台直接开放下层API,对接千业万态的上层商业生态。究其做法,一般是采取“自建+投资+孵化”驱动的方式,从内部强化底层API技术的同时,兼顾从外部引入开发合作,具体可归纳为:
第一,利用开发者中心或API Market对外公开API。大型银行普遍会自建一个对外的API产品网站,有合作意向的外部开发者可以在网站上根据自身需求自助浏览、申请、测试API相关产品和文档,这种“商城式”的API开放方式给予了开发者灵活便捷的体验。
第二,成立风险投资基金获取外部资源。除了构建开放API平台,投资并购也是汲取外部智力以快速建设开放银行的一种途径。近年来,资金雄厚的大型银行都在致力于成立专业的风投基金,战略性投资并购与业务发展需求息息相关的,或是具备开放银行潜力和基因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实现开放与共享。
第三,通过内设加速孵化器丰富金融创意。建立一套科学运作的孵化创新机制或者举办全球黑客马拉松也是大型银行通常会选择的方式,其直接成效就是激励内部员工参与创新,并吸引外部优秀创业者的加入,为开放银行战略添砖加瓦。
与大型银行自建与投资并存的开放银行模式不同,资金紧张、技术薄弱的中小型银行及其他不愿意开发自有平台的银行通常会选择合作或者参与模式,不必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Bank-as-a-Platform和一个面面俱到的商业生态系统,而是借助中间层的媒介力量去衔接上层生态。在这种商业需求的催生之下,诞生了一批专业从事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服务的Fintech公司,如Yodlee、SolarisBank等。这类平台一般会更关注两个问题:
首先是监管合规方面的界限。与传统银行相比,Fintech公司虽然有IT技术先进、开发过程敏捷的优势,但也更容易踩到金融监管的红线。因此,Fintech公司需要以更谨慎的态度对待数据隐私等监管敏感的领域。典型例子就是Yodlee,业内对其在客户隐私方面的做法一直存在纷争。
其次是客户需求方面的问题。相较于大银行,小而美的Fintech公司更倾向于基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标准,为商业生态圈内的B端客户按需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灵活的创新方式服务于细分领域。
本报告系开放银行系列之案例篇,将基于欧美国家已有的实践经验,全面剖析BBVA和花旗银行两家传统银行的自有平台建设之路,并详细论述以Yodlee、SolarisBank为代表的Fintech公司如何构建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
二、传统大行的蜕变之路:打造自有平台
(一)BBVA
成立于1857年的西班牙对外银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简称“BBVA”)是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金融集团,在35个国家拥有7,500万客户, 是西班牙第二大银行集团,墨西哥最大的金融机构,同时在南美洲和北美南部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累积。截止至2018年3月,BBVA总资产为6,900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31,784名员工,8,141个网点。自2016年起,BBVA开始全面布局开放银行业务,一跃成为全球首家以商业化模式运作开放API的银行[1]。
API Market
早在2013年,BBVA就开始借助黑客马拉松向开发者开放数据和接口。2014年举办的黑客马拉松Innova Challenge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了2013到2014年墨西哥三座城市的商店交易数据。创新中心负责人Gustavo Vinacua表示,Innova Challenge旨在帮助BBVA探索挖掘数据价值,以及将银行与外部数据进行整合。BBVA董事Francisco González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强调,“银行业生态系统正在演变,与新兴行业进入者相比,银行一定要利用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也就是关于客户的信息,并且将这些知识转化成更好的客户体验。”
经过前几年的数据共享沉淀,BBVA于2016年正式启动开放API项目,聘请了美国数字银行Simple的联合创始人Shamir Karkal作为项目负责人。在随后的平台试行阶段,BBVA邀请了超过1,500家企业和开发者参与测试,以期更好地了解平台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提高开发环境的安全性。自2017年5月起,BBVA API Market对西班牙客户正式开放(https://www.bbvaapimarket.com/home),这是BBVA开放银行战略的首个成果(见图1)。具体而言,API 市场是一个允许 API 提供者发布 API并将其推向市场的平台。外部开发人员可以在BBVA的API市场上发现、访问、测试API,以便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使用。截止到目前为止,BBVA在西班牙、美国、墨西哥三个国家共计开放了10个API: 7个基于银行零售端用户信息,1个基于企业信息,还有2个是多渠道数据的整合(见图2)。
持续资本运作
近些年来,BBVA持续加码资本运作,通过一系列针对金融科技公司的投资并购进一步丰富上层商业生态,夯实下层金融组件。
BBVA从2012年开始通过自身的风投部门BBVA Ventures投资于覆盖互联网银行、数据分析、设计、支付等多个领域的初创企业(图3)。2016年2月,为挣脱银行母体追求更灵活、高效、独立的投资模式,BBVA分拆BBVA Ventures,成立了2.5亿美元资产的金融科技风投基金Propel Venture Partners,其中1.5亿美元计划投资美国市场。作为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BBVA将影响基金整体战略和高阶层投资方向,不参与单个投资的决策过程。目前,Propel的投资组合已覆盖20家知名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包括智能投顾公司Personal Capital、数字货币交易市场Coinbase 等。
与此同时,BBVA也在持续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为开放银行奠定强大的技术支持[2]。比如,2013年BBVA投资超过3.5亿美元用于更换银行核心系统;2016年与Red Hat在IaaS、PaaS领域达成合作,并开始使用建立在亚马逊网络服务(AWS)上托管的平台,以获取云计算能力。
创新孵化机制
BBVA的内部孵化基于集团内人才培育及与创业者的合作。2016年,BBVA北美和欧洲地区共诞生了8个孵化项目,其中之一就是2017年5月开放的API Market。
BBV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s Torres Vila多次在行业交流会议上提到,和创业者社区的合作与生态圈共营是BBVA转型之路的重要因素。通过成立创新中心或举办创业大赛等方式,BBVA获取了创新想法,吸引了创业人才。从2009年开始,BBVA每年都会在全球范围举办创业大赛Open Talent,寻找数字银行领域的优秀创业者。Open Talent开放给全球各地的个人和企业,表现出色的创业者将得到奖金,与BBVA高层及业务骨干的合作机会,以及与其它初创公司、投资者、大公司、行业专家的交流机会。
(二)花旗银行
花旗是全球领先的跨国银行,目前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及司法辖区开展业务,拥有约2亿的客户账户,为个人、公司、政府和机构提供消费者银行与信贷、投资银行、证券经纪等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3]。作为一家首屈一指的百年国际大行,在致力于开放银行创新方面,花旗一直走在行业前沿。
API Developer Hub
2016年11月,花旗银行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API Developer Hub(API开发者中心,见图4),将账户管理、账户授权、信用卡、转账、花旗点数等8大类API开放给外部开发者调用,这也标志着花旗银行已采用开放式架构技术[4],成为探索开放银行道路上的里程碑。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旗也在逐渐添加新的API类别。迄今为止,花旗已在全球各个国家开放了9种类型的API(图5)。这些底层API金融组件如同乐高积木一样,可由开发者根据自己的构想自由拼接组装成富有创意的金融应用程序。
开发者中心的整个操作流程简洁明了,只要完成五个步骤即可对花旗银行的API进行调用,从而获取海量的客户数据(图6)。开发者首先在其网站developer.citi.com上进行登记注册,随后便可获得一个客户ID与密钥。出于对客户隐私的考虑,开发者需要获取花旗银行的授权(根据数据的私密程度,授权分为两回合制以及三回合制)。只有通过授权环节后,才可以使用API工具连接至开发沙盒测试自己的创意构想。最后,当双方均认为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时,开发者可与花旗银行进行下一步洽谈与合作。凭借其独有的开放性与便捷性,花旗API开发者中心在上线之后一个月内便吸引了1500位开发者。
一个典型的运用案例是Intuit[5],在调用了花旗的账户管理API之后,用户能够以一种更为流畅且安全的方式向Intuit授权获取其在花旗银行的账户数据,包括余额、交易历史、到期日等,甚至可选用信息图表的方式随时查看这些数据。除了财务软件领域,花旗开发者中心也在逐渐拓展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s)在花旗开发者中心调用了70多个API,获取了相关用户的金融数据之后,推出了优质白金信用卡服务以及Qantas Money这一款应用程序。用户在获得澳洲航空会员计划奖励的同时,可以实时监控信用卡余额和飞行里程数积分,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体验。
Fintergrate与Citi Ventures
花旗一直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寻求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融合与协作,并在业内首创了“Fintergrate”一词(即Fintech与integrate,意指与金融科技公司的结合)[6]。近些年来,花旗已先后与Mastercard、Wonder、BestBuy、Virgin Money、PayPal等前沿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比如,花旗于2016年初向Wonder开放花旗点数API,当用户在Wonder App上使用花旗信用卡支付之时,可使用点数积分抵现。同年12月,花旗宣布与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所有花旗信用卡用户均可在PC端、手机端与实体店使用Paypal进行支付的功能。
花旗在投资方面也素来态度积极。2010年,花旗设立了风投基金Citi Ventures(花旗创投)专业从事投资,近几年被CB Insights评为全美金融科技投资领域最为活跃的银行之榜首[7],在区块链、数据分析、个人财务、财富管理、金融服务软件、贷款、支付结算、监管科技8大领域投资了25家金融科技公司(图7),其中包括Betterment、Digital Asset、Linkable等知名公司。
创业加速器
此外,花旗在内部成立了创业加速器,举办金融科技黑客松,旨在更广泛地吸收外部金融创意。2013年11月,花旗金融科技加速器项目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启动,成为首批在内部成立金融科技加速器的银行之一。这个为期四个月的项目为68个金融科技创业公司提供花旗专业导师资源,并协助其获得约3.5亿美元的创业启动资金。为了更广泛地拓宽创新资源,花旗于2015年与全球最大的孵化器Plug and Play达成了合作。
三、锐意进取的金融科技公司:构筑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
(一)Yodlee
Yodlee成立于1999年,一开始是一家为美国运通、富达投资等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技术的公司,后期开始从事开放银行业务。有别于大银行通过自建或者投资的方式,Yodlee专注于充当银行与第三方公司之间的桥梁,从银行处获取客户数据,再将这些数据以API接口的方式提供给第三方公司进行金融创新,从而为客户提供无缝衔接式的金融服务体验,即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Yodlee更像是一家“大隐隐于市”的公司,据统计,这家公司最终能触达的用户规模在5000万人左右,但大部分用户在使用银行或者第三方公司提供的产品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使用Yodlee的服务[8]。
积累底层金融数据
追根溯源,Yodlee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是从传统银行处借力而崛起的。在过去的十多年间,Yodlee持续为大型银行提供数字化技术和服务,例如,利用先进技术将客户在银行的存款、欠款生成数字化记录,并转化为电子账单、PayPal交易、借记卡交易等服务。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中,包括美国最大的20家银行中的13家,包括花旗、美国银行等。经过多年的积累,Yodlee逐渐沉淀了被视为银行最宝贵的资源——16,000多个全球客户金融数据来源[9]。如此庞大的客户数据网络使Yodlee一跃成为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数据收集商,也为其后期搭建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锻造银行与第三方公司之间的桥梁
Yodlee首席战略官Joe Polverari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从事为银行提供服务这项业务十多年以后,发现这个行当已经变成了地球上创新能力最差的行业之一。”一面是受限于文化和体制难以快速推陈出新的传统银行,另一面是渴望以新技术提升客户金融体验但缺乏相关数据的第三方公司。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Yodlee即刻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专注于做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极好地弥补了第三方公司与传统银行之间的这一裂隙。有金融创新意愿的第三方公司、外部开发者均通过Yodlee统一的API平台调用底层海量的银行客户数据。
Yodlee的API产品主要包括三类:数据聚合、账户验证、资金流动(见图8)。一是数据聚合API,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算法识别商户交易数据并将其分门别类,从而为上层商业生态系统内的第三方公司提供精确、清晰、标准化和易于使用的交易数据源。二是账户验证API,以往银行账户验证过程需要花费数天时间,甚至需要客户核实银行账户中的小额存款以验证账户,而Yodlee的账户验证API将此过程缩短至秒级,客户只需要输入网上银行凭证即可实时验证账户内余额。三是资金流动API,使用Yodlee的API平台,客户可以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连接到自己的银行账户,并在一个安全的支付环境中转移资金。
从B2C至B2B丰富商业生态
最初Yodlee的模式主要是以B2C的个人理财服务为主,通过整合银行数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在线财务管理平台FinApps(见图9),使客户能够在这个应用程序上登录多个银行账号进行转账、还款等金融行为,并定期向客户推送个人账单,功能与风靡中国的支付宝很相似。
但随后Yodlee意识到想要全面构建上层商业生态,打通B端客户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于是,这项业务逐步由B2C向B2B转变,Yodlee开始为金融科技公司及第三方理财 APP开发者提供开放银行服务,帮助其追踪消费者银行数据,以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例如,个人财富管理公司Personal Capital使用Yodlee的API平台让用户可以集中在一个应用程序内管理自己在各个银行存储的资金;SnapCheck是一家从事电子支票支付业务的公司,在调用了Yodlee的API之后,用户可授权在线填写支票,并且不再需要人工下载银行对账单,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二)SolarisBank
与Yodlee模式类似,总部位于德国柏林的金融科技公司SolarisBank也敏锐地觉察到了传统银行与第三方公司之间的空白,尝试探索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SolarisBank成立于2015年,由德国金融科技创业工厂FinLeap孵化,已在7个国家服务了约60家公司客户,预计到2018年底将达到100家[10]。其宗旨是致力于将银行打造成基础设施提供者,使其以无形的触达方式服务于最终用户,成为践行Bank-as-a-Platform模式中的佼佼者。
自成立以来,SolarisBank就深受国际知名投资者的青睐,过去两年间共获得约9500万欧元的融资。最新一轮融资(B轮)公布于2018年3月,SolarisBank再获5660万欧元投资,除了原先的投资方Arvato Financial Solutions 和SBI集团以外,Visa、BBVA、Lakestar等也参与了此次融资。
获取银行牌照
有别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SolarisBank的显著特色是已取得了银行/电子货币牌照。其实SolarisBank最初的定位是一家纯技术的公司,这也为其后期业务奠定了强大的技术背景。为了更好地开展Bank-as-a-Platform业务,SolarisBank花费了九个月时间,于2016年3月正式从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处取得了全银行牌照。话虽如此,但SolarisBank本身并不经营传统银行的业务,而是专注于为第三方企业提供纯粹的开放API服务,间接为金融行业赋能。对于像SolarisBank这样一家初创企业来说,银行牌照为快速开展业务提供了支撑,更重要的是,可以让SolarisBank以一种更为安全与合规的方式将底层的银行API组件开放给客户。尤其针对一些电子货币类业务,监管要求更为严苛,拥有牌照资质确保SolarisBank在迎合PSD2要求的同时,极大地赢得了初期客户的信赖。
提供三大类API产品
SolarisBank“乐高积木”式的API设计有利于合作伙伴自主选择与自身需求相符的API产品。据统计,SolarisBank目前已经在底层推出超过180个API端口,按照功能划分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图10)。一是数字银行和银行卡类API,用于对接传统银行,为客户提供与SolarisBank账户联通的借记卡和带有个人身份信息的银行账户。二是符合PSD2要求的支付类API,主要用于合作公司向客户提供礼品卡及相关服务。三是贷款类API,这类API产品可以帮助一些在线平台实现全自动化风险评估和数字化签名认证,将个人消费贷款或者中小微企业贷款迅速整合至自己的商业流程中。
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SolarisBank采用的是B2B2C模式,通过服务商业生态圈内有金融服务需求的公司从而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便利。目前聚焦的目标客户主要涉及电商、零售商、礼品卡/预付卡提供商和金融科技公司等。由于商业生态圈内的群体包罗万象,从事的领域各不相同,SolarisBank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开展一对一的合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为Fashioncheque公司的礼品卡业务提供电子货币和托管解决方案。SolarisBank以API的方式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以及广泛兼容、接近实时的交易信息流转功能,更重要的是,SolarisBank的电子货币牌照可以确保该方案符合银行级别的合规要求,从而解决了公司不能拥有礼品卡“资金池”或直接发起支付交易的痛点。
四、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商业模式
第三方开发者逐步涌入商业生态圈,为选择自有平台的传统银行与致力于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的Fintech公司创造了增加新营收的机会。根据Capgemini[11]的观点,目前开放银行的收费方式主要有直接收费和间接收费。
直接收费如API调用费、收益共享。API调用费一般是针对每一笔交易进行收费的,比较适合支付、账户验证类的API接口;收益共享指的是API产生的经济收益由API提供商和API调用者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共享,适合的API接口多为外币换算、贷款类。除此以外,也存在间接的收费方式,例如,在第三方应用程序内给银行投放广告和促销信息从而间接为银行带来收益[12]。
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讲,目前全球范围内仍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稳定、明晰的开放银行商业模式,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Fintech公司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瑞典一家知名银行的高层也曾表达过自己的担忧:“落实开放银行战略的时候存在忽视商业模式的风险。银行可能会急于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价值,而将如何盈利置之脑后。”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问题的答案会随着开放银行探索的深入而逐步明朗。
参考文献及注释
1.《BBVA数字十年》,熊子川,2018年
2. BBVA官网与年报,2018年
3.花旗银行官网,2018年
4.《花旗推出全球API开发者中心,实现开放式银行业务》,Business Wire,2016年
5.《金融数据共享:在巨变中,不开放的银行未来岌岌可危》,蔡凯龙,2017年
6.《Fintech change to watch in 2018》,CB Insights,2018年
7.《传统银行将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连线杂志,2013年
8.Yodlee官网,2018年
9.BCG分析,2017年
10.SolarisBank官网,2018年
11.《德国数字银行SolarisBank获5660万欧元B轮融资》,Emily Nicolle,2018年
12.《Open banking solutions:Capgemini helps drive business value》,Capgemini,2018年
[1] BBVA官网与年报,2018年
[2] 《BBVA数字十年》,熊子川,2018年
[3] 花旗银行官网,2018年
[4] 《花旗推出全球API开发者中心,实现开放式银行业务》,Business Wire,2016年
[5] 一家以个人财务软件为主的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硅谷,成立于1983年。
[6] 《金融数据共享:在巨变中,不开放的银行未来岌岌可危》,蔡凯龙,2017年
[7] 《Fintech change to watch in 2018》,CB Insights,2018年
[8] 《传统银行将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连线杂志,2013年
[9] Yodlee官网,2018年
[10] 《德国数字银行SolarisBank获5660万欧元B轮融资》,Emily Nicolle,2018年
[11] 凯捷管理顾问公司,总部设于法国巴黎,是一间全球性的资讯科技服务管理领导厂商
[12] 《Open banking solutions:Capgemini helps drive business value》,Capgemini,2018年
兴业30|奋楫逐浪高 梦驰新时代
兴业数金全体员工
祝贺兴业银行成立三十周年!
八月福州,茉莉飘香,
闽江之滨,风正帆张,
兴业银行迎来了三十岁生日。
30年前,兴业银行因改革开放而生,带着“堂堂正正办银行”的誓言从零起步。30年后,这家当年由几乎陷入经营困境的地方国营金融机构——福兴财务公司改组成立的银行,已成长为中国主流商业银行集团,稳居全球银行30强、世界企业500强。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为时议摇摆,不为诱惑所动,始终遵循商业银行发展规律走市场化、差异化发展之路,30年不断刷新高度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兴业银行的光荣与梦想。截至2017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6.42万亿元,较成立之初增长近万倍;各项存款余额3.09万亿元,较1988年末增长约2.7万倍;各项贷款余额2.43万亿元,较1988年末增长2600多倍;年实现净利润从最初的821万元增长到572亿元,累计现金分红超过800亿元,累计纳税2072亿元,为投资者和社会创造了卓越的价值回报……
30年沧桑蝶变,兴业银行始终不忘“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的初心和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在风云激荡的金融市场探索打造一流现代商业银行,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银行一步一个脚印,跻身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第一阵营,亦成为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缩影和成功样本。
为有初心多壮志
1988年,潮起东南,作为中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顺应中国金融改革大势而生。创立之初,一穷二白。全行68人挤在简陋的小楼里办公,还要“子承父债”,承接原福兴财务公司留下的巨额债务。生不逢时,国家三年经济治理整顿随之而来,银行市场也被国家专业银行高度垄断,新生的银行只能在困境中求生。
创业维艰,但兴业人有着与生俱来爱拼会赢的精神。“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使命在肩,兴业银行凭借“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的坚韧不拔,不等不靠不要,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优质服务引领行业之风。在福建站稳脚跟后,并未故步自封,于1996年吹响“二次创业”的进军号,率先在强手如林的上海滩打响兴业招牌,大胆迈出跨区域经营的历史性步伐。进入新千年,推进“有形网络扩张和无形服务延伸、有形产品创新和无形体制机制改革”虚实结合,全面加快全国性现代化商业银行建设步伐,市场化并购、引资更名、专业化改革……一次次走在行业前头。2007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金融全面开放元年首只金融股。从地方银行、区域性银行、全国性银行、上市银行到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兴业银行的每一次跨越都是战略智慧与拼搏的结晶。
回顾30年发展历程,兴业银行在探索规范的现代商业银行办行道路上,总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最早采用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打破“大锅饭、铁饭碗、铁交椅”;第一批建立“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全面确立“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理念;第一批建立统一法人、分级经营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条块结合、矩阵式管理”的新型经营体制;第一批引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产分类管理等现代银行管理方法;第一批探索事业部制、条线专业化改革;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置,风险管理职能打破常规内嵌至业务条线;设立市场化研究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一连串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在中国现代金融发展史上镌刻下鲜活的探索印记,创造了诸多值得借鉴的兴业范例。
回顾30年发展历程,兴业银行始终执守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努力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让企业开户“最多跑一次”,兴业银行始终与企业唇齿相依,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风雨同舟、相伴成长的动人故事。
上世纪90年代初,转型中的中国服装企业大起大落,初创期的利郎集团也因此遭遇融资困境。在其它银行犹豫未决时,兴业银行为其发放了首笔贷款。20多年来,在兴业银行持续不间断的合作支持下,利郎集团实现了从地方性服装公司、全国性品牌男装公司到香港上市公司的三级跨越,利郎的员工们陆续用上了专属菁资卡。“如果要我谈谈银企该如何合作,利郎同兴业这二十多年的风雨同舟我觉得就是很好的例子,正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抚今追昔,利郎集团董事长王冬星由衷表示。
2002年,吉利集团还叫美日汽车有限公司。那时市场对民营企业造车普遍不看好,兴业银行基于对我国汽车制造业前景和公司自主研发的信心,率先给予其7000万元授信,由此开启了双方的密切合作。十多年来,兴业银行的服务也从单纯的信贷支持扩展到涵盖供应链金融、债券承销、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境外融资等在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伴随吉利集团成为代表性民族汽车品牌并迈向世界舞台。兴业还积极为吉利一线产业工人提供各种贴心服务,代发工资、开发园区支付IC卡、提供个人便利贷款和定制理财产品等。2017年9月,设在吉利宁波基地厂区的兴业普惠金融服务站正式挂牌,工人们真正有了身边的银行。
2006年,转型果蔬行业不久、名不见经传的厦门福慧达果蔬股份有限公司从兴业银行获得了首笔贷款。后续十多年,兴业银行根据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配套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开枝散叶。福慧达现已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全国多地设有子公司及物流中心,业务辐射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业银行是最早支持我们的银行,我们见证着彼此的成长。”该公司董事长郑晓玲谈及兴业总是格外亲近。
30年来,兴业银行始终向“实”而生,勇当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并依托集团“联合舰队”经营优势,综合运用信贷、信托、租赁、基金等多元融资工具,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品覆盖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深化自身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相伴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勇立潮头海天阔
作为一家旧有体制外的新生银行,兴业银行既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行政资源,也不占据中国经济发展要津,毫无“先天优势”,人们总是好奇兴业银行何以成功?
兴业的答案是念好“差异化”三字经,办真正商业银行。出身草根,白手起家,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产物、股份制企业的“身份”,都决定了兴业银行在市场摸爬滚打求生存、谋发展,不能走“寻常”路,这也恰恰锻造了兴业银行敏锐的市场洞察、前瞻的战略把握和强大的创新力。
成立之初,网点稀少一直是兴业银行的短板,如何以网点之寡,博弈存款之广,服务客户之众?兴业银行寻觅市场,敏锐地嗅到了证券资金清算这一当时不被同业关注的业务,1996年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展开合作,成为国内最早开展资本市场银行业务并服务于金融同业的商业银行,为后来在同业金融领域大展拳脚打开了局面。
2005年后兴业银行加快全国网络布局,但学国有大行广设网点明显不切实际,而城商行、农信社、农商行的营业网点在辖区内星罗棋布,出了“地界”却没有网络支撑。兴业银行又一次捕捉到了商机,面向广大中小银行首创“联网合作、互为代理”的合作模式,以互联网平台思维拓宽彼此服务半径。2007年正式推出合作品牌“银银平台”,近年来升级扩展为涵盖支付结算、财富管理、资产交易、科技输出、研究咨询等多维服务体系,成为商业模式又一成功案例。
不止于此,兴业银行的触角从银证、银银合作向银信、银保、银基、银财合作,以及场内资金交易、代理贵金属、FICC、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领域不断延伸,形成了独树一帜、长袖善舞的金融市场业务板块,运用市场化手段有效配置资金资源,实现价值创造。如今,兴业银行资产管理、资产托管、资金交易等业务均稳居行业第一梯队,FICC业务能力为市场称道,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有业内人士评价,金融市场业务在资本消耗、风险生成上相对较低的优势,以及围绕金融市场业务长期形成的“跑市场文化”和市场化导向的体制机制,使得兴业银行的运营效率相对更高,成为过去十年轻型银行之路最为成功的商业银行之一。
纵观商业银行发展史,唯有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前瞻布局,差异化发展,才能占据先机,赢得未来,兴业银行恰恰以创新基因著称。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2006年兴业银行在国内首推能效融资产品,开辟国内绿色金融市场。12年间,从首推能效融资、节能减排贷款、碳金融、排污权金融、低碳主题信用卡,到率先承诺采纳赤道原则,设立专营机构,再到建立健全涵盖信托、租赁、基金、理财等在内的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兴业银行累计提供绿色融资突破1.5万亿元,服务客户上万家,而绿色信贷不良率却仅为0.31%,探索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在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近年来,兴业银行还顺应中国金融体系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型、人口老龄化、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培育了投资银行、养老金融、交易银行等一批特色业务、优势业务,在多个细分市场形成核心竞争力,构筑起了更宽阔的“护城河”。截至目前,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升至全市场第一,连续6年蝉联股份制银行第一;交易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本外币跨境结算今年同比增长超40%,互联网支付结算交易量同比增长超230%;养老金融服务老年客户超过1300万户,综合金融资产超过8130亿元。
从同业金融、绿色金融,到城镇化金融、养老金融、普惠金融……兴业银行结合形势变化和自身禀赋,“适变而变,因变而胜”,开辟了一片又一片新蓝海,并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以宏大的格局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独特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观,不仅“在商言商”,更讲责任担当,将银行经营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实现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好银行,助生活更美好。“寓义于利”发轫于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探索实践,丰富于银银平台,并随着业务发展,扩展至普惠金融,让金融更有温度。兴业银行依托银银平台为近1400家金融机构提供产品、渠道、科技和研究服务支持,共同提高三四线城市及“三农”、小微企业等的有效金融供给,扩大服务区域经济与民生。在精准扶贫、社会公益等方面历来不遗余力,涉农贷款规模超过1000亿元,近五年公益慈善捐赠超过2亿元,赢得了“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佳企业公民”“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等诸多美誉。
风鹏正举再扬帆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金融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革,商业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站在历史新起点,兴业银行如何适变应变,在新一轮竞争中行稳致远,取得胜势?
2003年,兴业银行在国内同业中最早提出推进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两个转变”,“轻资本、高效率”转型方向始终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阶段。2016年,顺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兴业银行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提出“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建设战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商行+投行”的转型战略,强调以客户为本、商行为体、投行为用,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新的战略布局,兴业银行主动调低发展速度,“强优势、补短板”两条腿走路,持续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启动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从产品主导向客户主导,从部门银行、条线银行向整体银行、流程银行转变,打造集团层面统一客户关系系统和一体化的营销服务能力,专业能力和服务效率更加精进。作为转型成效主要衡量指标的非息收入快速增长,在营业收入占比已达三分之一。
虽然创新的动力始终澎湃,但稳健也一直是兴业银行给外界的印象。从开门营业的“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到2000年提出三大治行方略“从严治行”为首, 再到如今掷地有声的“合规致胜”,兴业银行始终坚持依法经营、稳健经营,在防风险与谋发展之间寻找最佳路径。30年来,无论是初创期的经济治理整顿,还是二次创业遇上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次次的狂风暴雨中,兴业银行总是淡定从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锻造出更为坚劲的生命力。在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执守防风险底线,兴业会再一次证明“强者恒强”。
有人说,金融科技是商业银行转型下半场的核动力。兴业银行是国内少数具备核心系统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通过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国际标准认证的银行,也是国内的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提供商之一。兴业银行始终奉行“科技兴行”战略,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并在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流程机器人等八大领域系统布局,持续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客户服务水平,推进安全银行、流程银行、开放银行、智慧银行建设,积极构建面向未来的银行。
三十年风起云涌,市场变幻,兴业人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从开业之初的“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到起步阶段的“办真正商业银行”,再到快速发展阶段的“建设全国性现代化商业银行”,再到如今“建设一流银行、打造百年兴业”,兴业人服务国家、改进民生、回报社会、致力民族金融业崛起的理想和追求未曾改变。
芳华而立,风鹏正举正其时。
兴业银行不会辜负这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壮志凌云,信念如铁;不会辜负“一流银行 百年兴业”的远大理想,脚踏实地,目光如炬;不会辜负美好生活的人民向往,铭记初心,真诚如故。时间已经证明并还将证明,兴业人必将越过山丘,创造新的辉煌!
兴业数金流程机器人系列之——报表机器人
为助力客户流程效率、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在兴业银行信息科技部的统筹推进下,兴业数金和杭州分行共同解析企业客户财务报表采集、监管报表报送流程,整合RPA、OCR、AI技术,联合打造报表流程机器人,实现上述流程的100%自动化和零差错。
RPA市场趋势
放眼全球,RPA已经在许多大型企业的中后台流程自动化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国内,RPA也已经开始掀起企业业务流程自动化的浪潮,从去年开始,各行各业的众多大型企业纷纷进行试点,推进这项技术在企业自动化路线图中的广泛应用。
根据咨询机构Gartner的分析,一方面,针对特定业务流程,从最佳/通用实践出发预先设置脚本是RPA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具有行业、流程针对性的RPA产品将诞生,为相关行业利用RPA服务流程自动化战略提供更为快捷、便利的路径。另一方面,以按量计价为基础的交付模式将更为普遍,为此,通过按需给客户提供预先整合流程自动化脚本的RPA服务,将进一步驱动RPA的市场价值。
作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先行者,兴业数金本着“让金融更简单、让金融更美好”的使命,致力于为集团内外客户提供标准的、最佳的流程自动化服务,在推出了具备客户信用贷款额度实时计算功能的信贷机器人和客户挽留方案实时弹屏提示的客服机器人之后,与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合作,进一步拓展RPA机器人应用,匠心打造财务报表机器人和监管报表机器人。
一、财务报表机器人
业务场景
银行传统的公司信贷业务中,客户经理需要收集纸质的企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而将财务报表上的数百项信息录入至相应的企业金融系统。由于财务报表数量多、会计科目数值大,人工采集非常耗时,而且容易出差错,根据客户访谈,采集一套报表的平均用时需达30分钟左右。
机器人功能
财务报表机器人具备报表信息自动识别、转换和录入的功能,一方面,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OCR技术,高精度识别扫描版或图片版的财务报表,将其实时转换为EXCEL财务报表;另一方面,利用RPA将EXCEL财务报表中的数据100%自动录入至相关系统,从而实现财务报表信息采集工作自动化,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财务报表机器人功能图
机器人价值
在机器人的作用下,每处理一套财务报表用时将从30分钟缩减到5分钟,流程效率提高了5倍。更重要的是,机器人帮助员工处理重复性活动,员工得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业务价值创造上。
二、监管报表机器人
业务场景
为满足监管合规要求,银行需定期开展数据提取、处理、核对,以及报表制作等工作,并向监管机构按时报送各类监管统计报表。由于监管报表数量较多、部分报表的逻辑规则也较为复杂,因此银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进行重复性的、规则固定的制表工作。
机器人功能
监管报表机器人具备EXCEL数据加工和分析能力,能实时、准确地生成各类符合监管要求的报表。风险经理只需选择EXCEL数据源,机器人即可根据相应规则自动生成目标监管报表,全过程100%自动化,计算结果零误差!
监管报表机器人功能图
机器人价值
在监管报表机器人的帮助下,每月可为工作人员自动生成几十套监管报表,节约90%的制表时间。根据杭州分行业务量测算,预计全年节省600多人天的工作量,节省人力成本近百万元。
后续,兴业银行集团将依托国内领先的金融云和深厚客户基础,并基于金融机构业务流程的深刻洞察,继续打造和持续优化各类流程机器人,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兴业数金开放银行平台,为中小银行转型升级提供驱动力
8月16日,由《金融电子化》杂志社和吉林亿联银行联合主办的首届民营银行及中小银行战略发展高端座谈会召开。会议围绕着“监管、风控、共享”主题探讨政策形式下民营银行与中小银行的差异化服务战略。兴业数金总裁助理李山河与兴业数金创新事业群开放平台部总经理叶黎明受邀参与此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三农、个人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市场急需注入新的力量覆盖新的金融需求。信息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提升了服务效率和金融市场活力。
“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提速、监管政策趋严、新技术力量崛起等因素形成多重压力,使得民营银行及中小银行的发展空间收到挤压。中小金融机构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资金有限,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数字化突破。” 李山河在演讲中表示,“金融科技是民营银行与中小银行的转型突破口,应结合自身特征、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构建差异化金融科技发展路径。”
兴业数金总裁助理 李山河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为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民营银行及中小银行需拥抱 “开放式”的经营理念,通过对接外部生态圈,将自身业务快速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中,同时将自身金融服务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金融科技公司等合作伙伴,以此实现获客导流。
“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开放银行采用的是Bank-as-a-Platform(BaaP,银行即平台)的形式。银行不再如以往那样直接将产品和服务传达给客户,而是将各种不同的商业生态嫁接至平台之上,再通过这些商业生态间接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共享、开放的平台模型。” 叶黎明在演讲时介绍。
兴业数金创新事业群开放平台部总经理 叶黎明
“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开放银行探索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大银行凭借优厚资源,有能力自主开放API,主动对接商业生态。但对于IT基础薄弱的中小银行而言,自建开放银行显得遥不可及,同时也较难吸引商业生态端的合作伙伴。”
兴业数金第三方开放银行平台通过弥补中小银行资源受限的短板,帮助其对接上层商业生态,节省巨大的成本,同步引入合作伙伴的能力和服务,达到快速实现开放银行的战略。
目前,兴业数金已经针对物流、支付、票据等行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未来也将逐步扩大业务范围,与领先合作伙伴展开广泛合作,为中小银行转型升级提供驱动力。
我们又参与制定了一项金融云服务标准
8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18可信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融联易云、兴业数金等业内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可信金融云服务(银行类)能力要求参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和《可信金融云服务(银行类)》系列标准正式对外发布。
指南从用户视角分析应如何考察金融云服务提供方,指南指出,应着重考察银行类金融云服务提供方在企业属性、风险管理、服务协议、服务技术、服务保障五方面的能力要求。《可信金融云服务(银行类)》系列标准则从场景需求与总体框架、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服务协议参考框架、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和服务能力要求、平台即服务技术和服务能力要求、软件即服务技术和服务能力要求这六个部分对上述五个要求进行具体阐述、说明。
“很荣幸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在此前召开的银行业金融科技研究与促进工作组云计算专题组会议上,数金与来自银保监会、专题组十多家银行、企业专家等对该指南和系列标准进行审议。”兴业数金总裁助理李山河在会议演讲中表示,“指南为银行上金融云选择可信的云服务提供依据,同时为面向银行类客户提供金融云服务的单位提供参考,相信对大家的合作共赢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兴业数金总裁助理 李山河发表演讲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银监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白皮书》等政策推动下,云计算逐步向以金融行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加速渗透。同时,“互联网+金融”时代对金融行业的信息化基础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迭代越来越快、交易量峰值无法预测等挑战要求金融行业必须尽快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银行上云”已是趋势所向。
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的银行类金融云服务,一类是银行集团内部自建,另一类是其他银行或专业机构输出的金融云服务。
“中小金融机构因为技术能力不足,资金有限,自建金融云条件不成熟,需要通过整合外部资源降低科技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中小银行而言,选择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途径。” 李山河表示,“在继承兴业银行银银平台10年科技输出经验的基础上,兴业数金不断做大做强金融云业务,在监管合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为中小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信息云服务。”
截至目前,兴业数金数金云已累计服务超350家合作银行,有400项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的服务品种,成为国内优质的银行信息系统云服务平台。兴业数金也成为首批可信金融云(银行类)评估的企业,并现场获得荣誉证书。
李山河(右二)上台领取荣誉证书
银行用户如何根据监管要求、业务需求自身基础,从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等方面合理选择云服务产品,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
银行业作为传统金融行业中对信息化技术和安全等方面要求最高的行业,银行类云服务的门槛标准也是最高等级的要求。在面向大众市场的可信云服务要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符合银行业的监管要求和业务需求,从而推动银行业稳步上云。
对于符合要求的金融行业云平台而言,监管、运营机制和技术都缺一不可。监管合规方面,兴业数金的业务服务在银监会的监管和指导下开展,包括监管方面的管理规范,兴业银行集团也有参与制定;运营方面,兴业数金为合作伙伴提供的不止是系统托管,还包括综合金融的一些业务连接;另外,银行的需求不止于X86服务器,还需要处理传统业务和数据的Power架构服务器,而这些内容都是兴业数金所具备的先天优势。
“兴业数金一直把金融云的安全、可信放在很高的位置,把它当作整个运营的生命线,一方面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比如渗透、漏洞扫描、防DDos、WAF、加密等,确保能够达到安全保障。同时,结合在银行多年的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把这些运用到对外服务过程中去。”李山河表示。
兴业数金云计算中心侯大鹏在关于标准编制及如何实践的主题演讲中也介绍到,“兴业数金通过可信云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等五方面的评估,达成了银行级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兴业数金云计算中心 侯大鹏
此次标准的发布,不仅对银行云的指标及能力水平提出了明确的门槛要求,同时也为各类金融机构“上云”提供了参考标准,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